倒春寒风波五首并序附注

大唐遗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大唐遗少文集最新章节!

    倒春寒风波五首(并序附注)

    (古风)

    五诗总序:2006年4月11日子夜寒潮过境,是夜不得高眠,12日黎明即起赋一杂言古诗记事。冷锋过后,午前又雨,饥寒不已,担心妻小,打电话让爱人到学校给女儿送毛衣,回说已经去过了,让下班早点儿回家。中班午后三点半下班,一刻钟回到家,见孩子妈脸黑气不顺。原来是上午女儿在学里被师责打,妻言师之心狠反怪小孩倔强。牛有舐犊情深,况是我家独生女。孩子病中坚持上学已是苦痛,又遭敲打,真雪上加霜。心有怨愤,借题发挥,小题大作,有文章:作绝句二三,写大字报贴到学校。孩子傍晚放学回家,手掌淤青依然清晰可见。思及日间之事,夜里又作一诗记之。虽是阳春时节,一场倒春寒让豫南气温一天时间里直降十四度,自风起至雨息,虽不足二十四小时,共赋诗五首,所述皆言之有据,事出有因,正合韩文公之所言:不平则鸣。

    其一:五七杂言古风?昨夜过寒潮

    昨夜过寒潮,玄武遣兵到。

    奔突如惊马,乱蹄似咆哮。

    风撞南墙猛回头,气打我家破门窗。

    弱儿病咳又加剧,羸妻担心欲相望。

    起身我示儿,东屋灯早亮。

    风挤窗帘动,儿病泪眼汪。

    俯身问我娃,但说睡娘房。

    和衾抱娇儿,送至妻身旁。

    再卷自衣被,卧在东屋床。

    女娃咳不止,娘亲药水伺。

    融融母女情,相依夜半时。

    窗外狂风更肆虐,势如群魔在乱舞。

    花盆滚动像敲锣,空桶堕梯似打鼓。2

    愤鼓疾锣扰无眠,起身出屋忙拾掇。

    下楼捡桶桶已破,拾级护头恐落剥。3

    两声钟声劝人眠,一夜风吹天地寒。

    风云至雨或化诗,雨夜绸缪便生怨。4

    恍惚风破茅屋歌,幻驰诗话越千年。5

    西房睡正酣,东屋梦阑珊。

    后序

    2006年4月11日那天是上夜班,十一点半下班回家,十二点睡时,风已起。居住的房屋老旧不堪:剥落顶、斑驳地、水洇墙、破烂窗,虽是平顶楼房也有漏雨。怨诽6、悲悯、喜怒哀乐、相依为命:诗心常从此中生出。人非圣贤,孰能无情7?大风闹一夜,总也睡不踏实。第二天连着要上白班,虽然没睡好,偏又醒来早,文思涌动,黎明即起,涂抹满篇,也不吃饭,骎骎上班。8

    附注此诗原诗无前序、后序及附注、说明,作者后来整理修改时新增添;其后四首亦然。

    1玄武,传说中掌管北方的神。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星空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统称,即所谓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影响中国的冷空气大多是来自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西北风,掠过阿尔泰山自西向东逐步扩散到中国中东部;但是,2006年4月的那场强冷空气却是在中西伯利亚高原贝加尔湖一带生成,大北风直下中南,过云贵、南岭,到南洋消散。威力之强何止胜过千军万马。

    2宅子北边一带街坊多平房,西邻家楼房最东边是一间附设单层平顶房;南邻高踞东西后两家;东邻两户也是高低错落。我家天井小院,每当大风降温之时回旋风特别强烈,小院东南部厨房顶上是栽花种草的露台,那时一摞五六个闲置的塑料花盆被风吹散,又有孩子乱丢的易拉罐,外廊上空水桶被吹到室外楼梯滚下休息台,一时间闹得厉害。

    3落剥,墙皮剥落掉下来。楼顶檐口之上有砖砌空斗花槽及混植有石竹、迎春、玫瑰、麦冬等花卉,年久疏于照料,植物倒伏、腐土膨胀加之砌体抹灰水浸风化渐有开裂剥落。房子北面都没窗户,女儿居室东面木窗年久变形关不严。那天强风伏草吹落东屋南面檐上花槽的抹灰,东屋南窗上也有半块松动的玻璃忽然掉落(那一格玻璃是用两个半片上下拼凑而成)。室外楼梯就设在东屋南间窗下,踩着砼渣灰土碎玻璃下楼如厕,回来时就举着水桶当头盔上楼。(砼,会意字,人工石,指混凝土。诗中砼渣指建筑外涂抹的水泥砂浆、石灰砂浆等凝结物的风化残落略似碎石渣子。)

    4绸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雨,彻彼桑土,绸缪牘户。”;后世有未雨绸缪之成语,拿提前修缮门窗以防风雨,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绸缪,本诗引申为修缮房屋。这两句意思是,下雨天或许会带来灵感;但是如果房子再次漏雨便会心生烦怨。曾有西江月?雨夜绸缪云:“窗外虺虺其雷,室内急急雨漏。夜半水珠绕膝头,丑时仓皇绸缪。”那是2005年八月十二的仲秋雷雨之夜,曾经修缮的西屋房顶忽然再次漏雨打湿床铺,半夜在床帮上撑起接竹竿顶住两层纸箱托塑料薄膜引水滴盆中,再睡着翻身碰落竹竿砸到瓷盆“当啷”一声响,全家皆惊起,更疑屋要塌,再也睡不着,于是“想起当年旧事,心中火气悠悠。榻上危杆扰无眠,填词以解忧愁”

    5作者喜欢有雨的日子,特别是在这旱春,盼望下雨,但又担心下雨可能会再次漏雨,所以思绪万千,想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慨不已,最终还是困,恍恍惚惚中睡着了;再醒来时也不知道究竟是先前想到古人还是后来梦到古人还是方才想起古人。

    6怨诽,埋怨人说人坏话,即“怨天尤人”荀子论诗曾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作者在诗后序中自我评价为诗为文境界不高,所写不过是些人之常情、生活琐碎,但因存有追求向上之心,而把读书习文当成最主要的休闲消遣。

    7无情,身为普通人活着,难免会被七情六欲所支配。庄子?内篇?德充符庄子说:“那些道德完备的至人,不因个人好恶而致伤害自身的本性,常常顺任自然而不随意增添些什么。”(庄子意指:圣人不会追名逐利、多吃多占。)后来,宋代的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说:“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释家的经典说:“凡夫俗子因贪嗔痴而无智慧,不能证灭修道,一生都因集而苦。”换言之:凡人会一辈子受物欲支配而难出苦海。

    8骎骎,马快速奔跑的样子。骎骎上班,是说上班赶路,行色匆匆:电动车代步好像是骑马。南朝?萧纲(梁简文帝)纳凉诗:“斜日更骎骎”;宋?苏轼临江仙?送李公恕:“凄雨寒风更骎骎”

    刺学三绝句

    之一

    题海无涯边,卷山有登攀。1

    桑梓遭没顶,安得青云间。2

    之二

    一个老师诏令行,八十学生齐响应:

    夜夜疾书蝇头楷,日日频点近视明。3

    之三

    百年树人只等闲,十年树木可参天。4

    蒙童奋发学锥刺!疲劳阵里苦不言!5

    后序(原作无此跋文)

    原本打算把三首诗写成大字报,全贴出去,但因蒙童奋发学锥刺一篇,蒙童句(原稿为“童丱学子锥刺股”)还需斟酌,前面讽老师,后面说学生,跳到较大,而锥刺股更似不妥,恐生误会而引起轩然大波,于是放弃(一放过去十余年,偶然想起一些事,翻出诗稿,把童丱学子四字精简为蒙童,锥刺股改成学锥刺再加上奋发,这样就避免了被人误会成老师锥刺学生。);另外两首敲定后用毛笔分别写在两张一尺纸张上,各诗中并未就事论事,没有提及有老师体罚学生。虽未直言其事,但却把矛头直指其教育界之时弊,总体之意是请老师们自我对号入座,呼吁学校为小学生减压减负。

    附注

    1无涯句,原作“题海广无边,卷山不可攀。”时隔十年之后改成现在这样。无涯边,由“学海无涯苦作舟”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两俗语合成衍生而来;有登攀,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合成衍生。两句是言十年寒窗苦和学生们勤奋学习。

    2桑梓典出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毕恭敬止。”原意桑与梓是父母所栽之树,仰望敬爱,怀念父母慈恩。桑梓被后世引喻为故乡或父老乡亲。拿后世习惯来看则似乎用词不当,其实不然。作者用词借代,直接把教育学生比作是培育树木,而把引申之意喻于其中。把学生比喻为人家父母栽种的桑树梓树,则其学生家长就好比是父老乡亲;古有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人才培养的难度更甚于培育花木;现代人生儿育女不单是在家中培养,更需要借助于社会力量获得学校的系统化教育。老师们当有推己及人的仁者之心对待学生,当老师的应该是造福桑梓,而非毁人稼禾。在作者看来过分地敲打体罚学生就是眼里没有学生家长,既是对学生家长有藐视之意,又是对国家法律规章无敬畏之心。本诗中桑梓、青云两句的意思是“大水漫灌有类于拔苗助长”也是教育不得法,不利于儿童们的身心成长。

    3蝇头楷,蝇头小楷。孩子的老师曾经因为某学生作业写字太大,字体难看,课堂发飙欻欻欻,扬言谁再把字写太大一律撕掉。写大写小没有标准可依,小孩子们一味攀比,取悦老师,胆小的孩子写字小之有小,每有结构复杂笔划多,就需眼睛凑近了写,久而久之皆近视。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实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家长们把孩子托付给学校,特别是在小学,老师或当以“父母之心”来呵护儿童们。孟子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为师之道:维智维仁。师者既称先生,则是年长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怀爱惜后生晚辈学子,如此则正是“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体现。

    4此两句拟以某种口吻来讽刺一些把全面素质教育等闲视之的狂傲老师。是言老师们为了绩效考评,急于求成,只以高压手段片面强求学生们的高分数。此诗是因为前诗用了桑梓一词而联想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构思出来。

    5锥刺句,有古人为发奋读书而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我担心女儿近视,有时会把孩子的头发辫子拴在椅子靠背上。孩子听了大人讲典故,记在心上,后来上课犯困,有时会拿铅笔扎自己的手。苦不言句,是孩子虽然是苦不堪言,但是因为好学奋发,并无抱怨。

    诗外事:曾经某日,孩子放学回家,书包没放,先哭起来。原来是,英语测验,老师发现有一试题,一个很长的、两三行的复句,学生们错误率较高,于是老师勒令全体同学课后把该题重作一百遍。简直要株连九族!那天并非周末,老师们布置课后作业忽然撞车了,主课副课作业量都很多。女娃子哇哇地哭,饭也没吃饱,就写去了。大人干陪着,着急也没用,这孩子是他们那一届同学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五岁半上的一年级,从小到大都是班上实际上的小不点,写字久了手疼,到四年级后才稍好点儿,但不会不敢学写行楷,还是个慢。英语放最后,过了夜十一点半才做了三十遍,夜宵不肯吃。勒令睡觉,方去洗漱如厕。惴惴不安睡下,夜已十二点。凡此种种,全因小学生的作业量大,考试多,睡眠不够。

    其五:七言古诗?考试风波

    小序年月日,语文老师准备模拟考试,让学生们自习,老师坐在最后一排拟写试卷。旬日试毕批阅统计,老师发现全班考试分数异常地大幅度上升。试题泄密!老师拷问最后两排曾经坐在她近旁几个学生:是谁偷看试题泄露机密?我女儿那时正坐在老师前排,好奇地回头偷看两眼,记着有一短文,是以预习,故得高分;因为离老师最近是最大嫌疑人故而被教鞭敲打得最厉害。女儿承认虽然偷看但没告诉别人。老师一心想要搞清楚还有多少清白学生又有多少虚假成绩,拷问不清,乱打一气,屈打不能成招,却要解气。打完一群学生,又把家长们叫到学校接着批判。还给了孩子妈一个说法:孩子犟,所以挨得重。宝贝被打,心虽不干却又不能把老师怎么样,于是赋诗记事,四声通押,仍作古体,以文为诗,权当日记。

    试卷泄密遭鞭笞,女儿学里电通告。

    妻子晤师也蒙羞,回家但闻絮叨叨。

    慨愤之际遽挥毫,冒雨张贴大字报。1

    借题发挥三绝句,抨击老师带学曹。2

    女儿放学先诘父3:“不该示众出手书”

    问手藏手讳师过4,看罢淤青父叫嚣。

    听完母言泪滔滔5“只恐老师逐出校”

    拥儿在怀拭泪痕,宽慰“没有那么糟”

    “女儿淘气又胆小,脾气性情是汝造”——

    妻言唤来旧成语;我情呼出新诗句:

    “忆起童丱攀梅树,身落校工画地牢”6

    后序

    这首诗是在经过一场试卷泄密风波之后,家中夫妻、亲子会话,因此形成的新的创作素材而写下的。因为孩子妈的一句话诱发我的抽象思维,一个古老的成语脱口而出,加上一个小时前的绝句“童丱”还在脑海里发酵,于是勾起了童年映像,很快就吟出“忆起童丱攀梅树,身落校工画地牢”两句。因文思再次降临,有了创作欲望,随着思绪一波一波的前来,一首叙事诗当晚就形成。

    诗后又记

    那年那月那天大字报贴到学校宣传栏时,正赶上刚放学,虽然下雨,也有学生老师围观。后来听说虽然飘雨把墨迹淋花,也有师生仔细辨认。女儿因为恰好看到她的老师问孩子们是谁贴的,都说不知。孩子放学回来进门就看到桌上的笔墨纸张,立即联想到学校宣传栏上的大字报,便就猜出大字报是谁所为,因此害怕老师会生气迁怒。我要看孩子手上的伤势,孩子不让大人看;我故作姿态假说要到教委告老师;孩子妈说事情闹大适得其反,怕是老师日后变本加厉或者冷淡孩子;女孩儿手掌肿疼、羞惭、委屈加之听父母所言吓得哇哇地哭;我对孩子说,不告了,老师抓不到小辫子。孩子心仁胆小又说起老师的好话,要父母千万不要告。都说算了,孩子第二天在学校里仍然察言观色担心老师知道谁贴大字报。

    偷看试题,是否泄密,不得而知,但突击取巧获得高分确是属于作弊行为。小孩子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玉不琢不成器。瑕不掩瑜,我娃就是我娃:那天,娃儿的手掌虽被老师打得淤青肿起,却心无怨恨,反倒言师之好。想来那老师的师道尊严也不是戒尺打出来的;再者我对孩子向来也是比较严厉的,偶尔也会家法伺候;何况,教鞭打手远远够不上去大闹一场。棒打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我儿少而知仁,大可心安。于是,一场风波随着我一时陶醉而旋即过去,春暖花开。杜少陵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然人活一世,世事难料;而顺心扬名,其能全乎?我愿我儿:景仰前行!

    诗外的童年回忆,距今近四十年了。那年某周日,大约八九岁年纪,一群街坊发小到一高校园玩耍,先是在校内一个四合院里攀爬梅树,被老师轰出去;后来一干人等又到操场边上攀爬大槐树,扔石子乱打铃;司铃大叔?来抓坏蛋,小子们一哄而散,唯我稍胖笨拙,下树被捉,大叔勒令罚站,扬言不准逃跑,否则严打。大叔走后,我也不敢走。直到站了很久,发小们劝我、挖苦我,拽着我才离开那里。我有切身体会,远古时候画地为牢是真实得事情。画地能成牢者,可谓人之初之质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附注

    1遽,匆忙;突然。在本诗中,此字既有突然之意又有匆忙之意。因为心里气不过,突然作诗,又匆忙写成大字报要去张贴。

    2学曹,学校、教委等教育机构、管理部门。

    3诘,盘问,追问,责问。

    4讳师过,讳,因为某种情况而不愿意说或不敢说。孩子这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被老师责打还是头一遭,贴大字报更是远远超过小孩子的想象,因此恐惧本能地想要忘记、逃避或者淡化冲突,所以并不愿意让父亲察看她受伤的手。或许孩子的心中对老师是有爱的,所以会为尊者讳。作者认为,单就试卷泄密事件而论,是师之过大,生之过小。是老师们没有保密防范意识,导致泄密。策划考试卷,教研室、会议室、家里、那里都能整;老师们偏要在教室里学生身旁去研究。即便出了泄密和群体作弊事件,当老师的也应该先自我检讨,然后再批评学生,也可以告之家长学生考试成绩不实;但是不应该责打学生们。一次学校自行组织的模拟考试有什么不得了的,重新来就是了。

    5泪滔滔句,这里作者省略了说话的内容。因为孩子妈说事情闹大会对孩子不利,又抚摸着孩子的手数落孩子;所以孩子心理压力太大加上委屈和羞愧而大哭。从“问手藏手”到“泪滔滔”原作只是这七个字构成一句;时隔十年之后,作者整理诗稿,为使故事情节更完整,拆分原句,加入了“讳师过”、“看罢淤青父叫嚣”、“听完母言”这十四字,形成现在的三句。

    6丱,束发成两角儿,是古代儿童的发式。童丱,指小学生或青春期之前少年时。画地牢,指成语画地为牢。这两句是因为前面孩子妈所言女儿胆小老实是得我之遗传而来的对答。妻虽未直言成语,但却由我脱口而出。

    说明

    这首诗押韵用了报、告、语、句、父、书、校、牢等十几个字,三种韵脚来回变化,平仄不分,从文学形式或格式来分类,它的体裁可归于中国古风七言诗一类;从作品的内容来分类,依照西人别林斯基的三分法,则是具有戏剧倾向的叙事诗。原作只有一百四十字二十行诗句,十年之后修改时,内容增加十四字,又补写了前序言、后序和附注。

    本诗的叙事过程都是依照事情发生过程的先后顺序来的;但实际上,诗文的创作构思顺序却是逆向发展的:在想出并记录下“忆起画地牢”两句,逆流而上陈述其两诗句的来由;然后追溯到事情的源头,再顺流而下,回想着各个人物、事件、环境、情景,从而在穿插晚餐时段也能够把各句文字断断续续地构思、连接形成一篇完整的叙事诗。作者提炼三个人物的五句对话,放在在一百五十四字的叙述中;全诗廿二句十一韵,遣词造句虽属七言古诗,但语法近于现代白话,简单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