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留奇绝在傣乡

赤杏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赤杏子文集最新章节!

    从西双版纳归来,尽管那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始终在心中萦绕,我亦迟未着墨那醉人的感受。我怕把醉着的梦惊扰,却又不忍美梦独享,风情自醉

    --题记

    1、因为卧铺客车在墨江哈呢族自治县抛锚6个多小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府--景洪市,只好以静谧、温柔的夜色接纳了我们。

    八月的下弦月高挂在靛蓝的天幕上,洒下的清辉,为这座“黎明之城”(传说佛祖夜间巡游,到此正值黎明,遂命之为“景洪”傣语“景”为城镇“洪”为黎明)添上了更加神秘的氛围。借着月光与街灯,我看见街边的油棕树干高大,枝冠幽碧;街心花坛里花奇草异,芳香扑鼻;城廊楼宇,雅致秀丽;爽适的柔风,殷勤的轻拂着我们的旅尘朦胧而旖旎的异域之感,合成了我们心之向往、身之抵达的惬意心境。

    已是凌晨2点,恒通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仍在宾馆诚候着我们,安排好房间的同时,也交待妥了参观的日程。听说第一天即去打洛,从那里跨出国门,到缅甸的勐拉镇考察边贸,我们极是兴奋。

    2、7时饭毕,于晨雾中上车。舒适的小型客车,轻盈地驰骋在昆(明)(打}洛公路上。或许窗外的景物被裹在浓雾里,抑或是连日旅途劳顿,车内不少人打着盹儿。

    导游小姐似乎是有意要打破浓雾般的沉闷:“各位旅客,很高兴为大家服务,我叫姜颖”接着,她出语惊人“我爸是汉族,我妈是傣族,我嘛,就是‘杂交稻’罗。”她的自我介绍,引起了“哗”的一片笑声,车内闷倦的氛围果然被驱散,姜颖继续说:“在我们傣家,未婚的女子称作‘小猫’,所以大家叫我姜‘小猫’好罗。”

    姜“小猫”和婉的西南边陲口音,用普遍话讲出来,娇柔而不造作,软甜而不滑腻,其纯真自然、尾语长咏的语音特质,激起了我们竞相与之对话的热情。

    来自广东的w君指着我与z君问:“这两位小伙子傣家该怎么称?”“称‘小狗’嘛。

    ”正疑惑她是在戏谑我们时,姜“小猫”说:“小猫嘛,是温顺、柔媚的意思;小狗呢,当然象征着善良、勇敢罗。”

    面对车内此起彼伏的寻问,姜“小猫”很理解大家的新奇心境,她不慌不忙地告诉我们:傣语称美丽的小姑娘为“萨格呢”称英俊的小伙子为“小布帽”老男人叫“老波淘”老女人叫“老咪淘”;傣族女裙叫“特门”男裙叫“笼基”;“勐”为地方“曼”为寨“勐”是“曼”之上的行政单位。难怪云南地图凡是傣家聚居地都有许多“勐”、“曼”的字标呢。捧着地图我问:“为什么在版纳的版图上有几个叫“曼贺”的地名呢?”姜“小猫”回答:“贺是梭标的意思,曼贺意为持梭标的寨子。在版纳,持梭标的寨子不止一个嘛,所以这个地名重复不足为怪嘛。”透过这一地名的含义,一个勇敢、勤劳的民族跃然眼前

    3、上午9时许,雾散景现,我的感官却矛盾起来。一双眼睛看远难看近,顾左要丢右。蓝天下,坝塬上,山坡丘畔,目之所及,无处不成景,无景不奇秀。景随车移,变幻多姿的傣乡风情,使我本来处于最佳状态的思维却变得迟钝起来。

    车过勐海县城,坝子(西双版纳地区对山间盆地的称谓)显得没完没了。在滴翠流绿的远山与近丘的环抱中,坝子似乎是在同汽车比赛奔驰,一坝未尽,一坝又至

    正值二季稻收割,坝子里稻火处处,田烟四起,直奔云霄,蔚为壮观。我疑惑,云南之云莫非有田烟一分子呢。

    细细思忖,不同区域耕作方式的不同,环境乃是决定因素。西双版纳珍贵、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致使大地四季皆绿,耕牛无须越冬饲料(然而,自然界的辩证法也是无情的,傣乡耕牛虽然四季都能享受丰盛的美草,但田间作业频繁,也最辛苦),所以稻谷随脱粒,稻秸随烧掉,秸灰可增加土地有机质,稻火可烧死虫卵,防止虫害,还可减少一环搬运稻草的工序。这一绝无仅有的“烟火收割”景观,是否还包蕴着傣乡多元象征的文化寓意?我们虽然难以细考,但从火崇拜普遍存在于云南许多民族的特征里,可以断言,傣家的“烟火收割”至少还寓意着丰收的喜庆与祈祷--后来我知晓,傣家收割的第一把新米要撒进火塘,以祈求火神保佑丰收再至,这正是一个好的佐证呢。

    4、如果说“烟火收割”是傣乡的景观原色,那么,稻海里忙碌的身影则是美的化身。

    傣族有嫁男不嫁女的习俗,这便发育了“女主外”的普遍现象,因之田间作业大都为傣女。劳作着的傣女,依然是筒裙裹身,长齐脚背;紧身的短上衣,圆领窄袖,仅到腰际。尤其是未婚姑娘的装着色泽艳丽,头上的遮阳帽亦是五颜六色,更有锦霞似的纱巾,在帽沿挽一绢花,两摆自然垂落于两颊。傣女本来天生苗条,配上这身服饰,显得愈发细腰秀颈,身材修长。

    田野上,姿势自然流畅的是割谷者,招式洒脱优雅的是板谷(人工脱粒)者,步态婀娜多姿的是担谷者繁忙的劳作场面,一如朵朵跳动的火焰耀人眼目,更如浓郁扑面的民族风情画引人凝思。

    我不知傣女在紧身衣着的束缚下是如何施展劳作手段的,也不知那朴实、大方的服饰的历史渊源。可我敢说,没有哪个民族的服装有傣族这样简洁美、协调美,没有哪个民族有傣族这样热爱美、懂得美。劳作着,傣女脸上洋溢的快乐;劳作着,傣女气质上的端丽温雅;劳作着,傣女之傣乡风情的充分展示皆是源于那优美的民族服饰吧。

    5、收回视线,放眼四野,我又被直铺天外的多重植被组合的立体风景而醉倒。

    在远山,如黛的用材林多为松杉,它们像训练有素的绿色卫士,忠诚地守护在天山相衔的高远山头;在山腰,大片大片的橡胶林,蓊郁苍翠,枝干挺拔,株行间距,整齐划一,树干上挂着的胶罐,使我联想到橡胶树奶牛一样的奉献;在山根,以铁刀木(当地称“挨刀砍”此树越砍越发,是傣家的主要燃料)为主的丛林,密杂交错,浓荫蔽日;在缓丘,甘蔗林带青纱临风,碧浪轻荡;在集约式的傣家村寨,香蕉、荔枝、柚子园翠绿鲜活,椰子、芒果、槟榔树亭亭玉立,凤尾竹、古榕树婆娑摇曳,还有众多叫不上的名的花卉,瓣朵大小不一,七彩纷呈,姿态万千;随了公路的延伸,擎天罩地的棕榈树,更是连绵逶迤,无尽无休

    过去只在书本见面.而今历历在目的南国植物,其葳蕤鲜灵,其奇风异韵,令人心旷神怡而意醉情迷噢,大自然植物的物理特性,原来是可以与人的心灵感应结缘的呵!绿色是生命呢,有了绿色,生命才滋润;有了浓酽的绿色,泱泱世界才不焦灼,芸芸众生才不浮躁吧。

    6、打洛是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边境小镇,街上几栋小巧的现代建筑,在我看来还不如打洛江畔的傣寨有吸引力。可是,在此无需办理繁杂的手续,便可以到缅甸勐拉镇领略一下异国情调。所以,到西双版纳的旅游者,都必去打洛。

    在边防站,过境验证比我想象的还要简单。发放境外免疫药丸的时候,姜“小猫”告诫说:“在勐拉,黄(淫移品)黑(枪弹)白(毒品)都有出售。请大家别上当,只要你买,出售者便会电话举报到边防站。边防站对举报者设有重奖,当然对购买者也要重罚罗。”

    打洛至勐拉不足3公里,两个边镇,同为傣乡,一样风情。车出庄严温馨的中国国门,再入金壁辉煌的缅甸国门,我们不觉有什么异样。

    勐拉是东南亚国家通往中国的交通要道,也是缅国新近对外开放的特区。站在位置较高的和平塔前,街区一览无余,方圆不过2公里左右,建筑物与打洛相似。街店以出售玉器为主,多为中国内地人所开,店名都写中缅两文,店主皆讲汉语,对游客不断以“老乡”相称兜售商品(在这里,老乡的外延被放大到极至),购物亦一律使用人民币。

    一些挂着“上海知青”、“回归版纳”的店铺格外引人注目。在一家“知青”店,店主告诉我,当年返城,工作安排不顺心,毅然回到版纳干个体,积蓄二、三十万后,这边政策更开放,便定居勐拉了。他说,缅甸是世界著名的“玉石王国”但做玉器生意没有几十万铺底资金干不起来。缅甸贫富差别大,这里是边区,本国富人不愿来,我们有些积蓄的中国人便来大做生意了。他还讲,缅甸治安处罚严,相当于中国的拘留处罚,这里却是蹲一月半载地牢或水牢,所以,街上坑蒙拐骗、偷盗打架,甚至吵嘴的都绝少。缅甸政府还辟有华人新村,供我们盖房居住。同时税赋也较轻,干一年可赚七、八万元。

    中国人在异国的土地上能挣钱会挣钱,使我们感到了欣慰。可是,既然来了异邦,对单一的中式边贸,众多的国人面孔还是不大满足。注意街头,果然发现了国内不曾有的“兵娃”

    “兵娃”大约十二、三岁,似在巡逻,着军装,穿拖鞋,黑瘦不洁,倒背着的步枪也锈迹斑斑,毫无威武之仪。据说,这些“兵娃”都是贫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白送到部队或许可以获得成长。

    下午1时,我们到“泰源村人妖剧院”观看表演。不看想看,看了心酸。所谓“人妖”就是为贫穷所迫的人家,将男孩卖至剧院,通过服用雌性激素和变性手术,使其生理特征女性化。这种无情的人身摧残,使“人妖”大多只能活到40岁左右。她们美丽,却悲哀凄迷;她们有情,却情无归处。一曲你怎么说,我看见“人妖”唱到“把我的爱情还给我”的歌词时,泪流满面,伤心欲绝其凄婉、无奈,给我的心头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国是禁止“人妖”表演的,而在一“门”之隔的勐拉弹丸小镇,却有好几座人妖剧院“人妖”神秘啥呢?残苦变性,人妖颠倒,莺歌燕舞的背后隐忍着深深的人格悲哀。她们是社会制度的牺牲品,是纸醉金迷的牺牲品呵!这也是两个国家、两座边镇的区别吧。

    在异邦的短暂停留,我强烈地感到--还是祖国可爱!还是祖国可亲!

    7、从勐拉回国,太阳已经西斜,沿途景点只能匆匆过目,摄影便成了留下我们美好记忆的最好形式。

    在上百张留影里,有中缅国界边的,有打洛街景的,有自然风光的,有与大方的傣家姑娘一起欢笑的张张都是得意之照。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与傣家孩子的合影和拍摄的傣家孩子们。

    这是一处远离城镇的傣寨,公路通过寨后。居高好看寨,应我们之求;司机停下车子。不一会儿便涌来了一群六、八上十岁不等的傣娃。他们一律赤足,好奇而羞怯地看着我们,并没有叽叽喳喳的新奇议论。也许男孩大多“出家”了(傣族信仰佛教,-般儿童到七、八岁时,父母便送他们到寺庙学习识字并过僧侣生活,到了-定时期可以还俗),孩群中仅有2名男孩,戴一蓝一灰无檐薄布帽,着一黑一灰旧长裤。黑裤者膝盖下破了一个大洞,不合体的旧夹克衫,直接套在赤身上;灰裤者长裤太长而卷了裤边,短褂太短而肚皮露出一截。相比之下,女娃们的穿戴则漂亮多了,花花绿绿的小筒裙,简洁得只用一块布在腰间作了紧身处理,短上装大都只到肚脐:彩色的头巾在后脑勺扎一花结,额发尽收巾中,使本来宽阔、饱满的额头显得更加生动美丽。他们神态各异,文静朴实,看着我们这些外来人,眼神里充满了期冀与向往,极是惹人爱怜。给他们照过几张像后,我走到他们中间:“小朋友;一起照张像好吗?”大多数孩子四散开去,只有两名男孩与3个女孩大胆留下来同我合影,其中穿灰裤的男孩还害羞地用左膀遮着眼睛。我问黑裤男孩:“你上学了吗?”他摇摇头。“家里几口人?”仍是摇头。“听得懂我的话吗?”还是摇头。

    上车后,姜“小猫”告诉我:“这里比较边远,经济发展不够,教育自然更落后,主要是缺人才。如果当年知青不走,整个版纳的发展必将是超过现在的。姜“小猫”有感而发,口吻里充满了对眼前事实的焦虑和对当年知青撤走的惋惜。

    应该说,任何时代都会有落后。但知道自己落后的民族却是最有希望的民族。适龄上学的傣娃眼下虽然不能如愿以偿,但从新一代傣族知青姜“小猫”对自己民族落后角落的忧虑里,耻下场我分明看到了边远傣寨明天的希望。

    8、翌日,我们去橄榄坝和葫芦岛参观傣家民居和热带植物。

    景洪至橄榄坝40公里,汽车沿澜沧江东岸而下。早就听说澜沧江美丽,美名自然没有虚传。但我觉得,澜沧江之美,不在江而在岸,不在水而在山。它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贯云南整个西部,在此千余公里的流程里,因为域内多雨高温,即使是干(冬)季,澜沧江也是浑浊的;而且我们看到的这段江域,因为山谷狭窄,江水总把河床睡得满满的,看不见空旷的沙滩,拾不到多彩的卵石,江上船只亦颇少。倒有不少黑怪的大石,横卧于江中或两岸,不自量力的招惹起一堆堆雪浪

    然而,沿江两岸,漫山遍野,翠竹层叠,异树纷呈;更有不败的花朵,美丽绝伦,处处盛开。新竹上,散而未落的笋壳,象一队队展翅的雏鹰,似乎要随伟岸的竹杆冲向蓝天;一条小溪相隔,两棵藤状大树枝冠相连,筑起一道绿色的自然之门,为溪水奔往澜沧江而永远敞开着

    缓岸平畴处,不时映入眼帘的干栏式竹楼(实质是瓦顶木楼),四方结构,舍檐对称;楼底木柱林立,楼脊高突如帽,造型独特美观。看其灵秀小巧,宛如孩子们的叠纸玩具;整体观其块状布局,犹如一个部落聚集而居。楼之四周,竹篱环绕,果树掩映,偶有傣家姑娘楚楚飘过,更显幽美恬静

    9、橄榄坝(并非水坝,系小盆地“坝子”之谓)约为50平方公里,澜沧江由北而南横穿坝中。这里一马平川,傣寨如市,辟有专供旅游者参观的傣楼。如果说沿途远观傣楼如烟似雾

    那么,在此登上傣楼,脱鞋进入楼门之后,就可认把握傣寨的真实内涵了。

    这是一栋门迎东开的傣楼。进门为厅,厅铺清雅漂亮的蔑席。厅堂正中,有一根名日“骚浪”的粗柱非常神秘,按照傣乡古规,此柱下端不可拴牲畜、靠农俱,楼室内一端不能挂物品,更不得活人手触身靠,只有傣家老人过世时,才让尸体靠柱升天。厅堂东南角,有一老妇端坐,对涌进门的我们视而不见,专心致志地制作着手中的香包。厅有北门,入内是一爿商店,售许多傣家工艺品,最吸引人的正是厅中老妇制作的香包。这香包五颜六色,上中下五菱等距,上菱缀挂绳,中三菱各镶一粒玉色仿珍珠,珠坠彩须,下菱再坠一小小香包,甚是别致精美,且价格低廉,便于携带,仅花2元即可购得一只作为纪念。这香包本是傣家青年恋爱在节日里丢包传情示意的信物,可随着旅游业的开放式发展,现在也成为一种“前店后厂”的商品生产形式而走向世界了。

    把玩着选购的2只香包,领略其触到的手工技艺和古老的民族文化特质,我细细参观起傣楼来。仰看屋脊,四块屋面紧贴着的“人”字架,像一只翻扑着的楔形漏斗,斗内是一层板壁,斗外盖瓦,使之风雨不透。傣楼上可谓四通八达,门廊相通,廊台相连,台栏相衔,到处一目了然。唯有与北间店铺相邻的东间卧室,门窗关闭严实,禁忌外人入内。厅之南间为伙房,顺厅出西门是阳台,阳台颇长,在室外绕楼而筑,至东端厅门处形成回廊。这里不仅是傣家人晾衣晒粮的地方,从东端摆放的水坛及晾绳上的毛巾看,还是傣家人洗漱冲凉之处。傣家人讲究卫生,劳作归来,在此冲洗干净污泥再入楼室,这是多么好的卫生习惯啊!

    不知何时,看店的傣家姑娘站在了我的身后。我问她答,知道了她叫玉香,16岁,初中毕业,全家6口人,主营稻谷、胶林、香蕉,加之接待旅游者的商店经营,年收入1.6万余元。

    见我问得仔细并作记录,她反问:“你是搞调查的吗?”我说是。“那你怎么和旅游的人在一起呢?”“旅游的人也可以搞调查嘛。请问你叫啥玉香1”“就叫玉香嘛。我们傣家是有名无姓的,为了区分男女,男的都姓‘岩’,女的都姓‘玉’。有些姓刀的,传说是汉族皇帝赏赐宝刀给傣族首领,其后代便姓刀了。”说着,她接过笔,在我的笔记本上用汉、傣两种文字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l 0、葫芦岛因地形而名。从地图上看,罗梭江(澜沧江支流)在此绕作一个葫芦状的半岛。岛约1.8万亩,三面环水,四周环山。这里曾是“琵琶鬼寨”人们不敢登临,森林因之得以完好保存。1959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却偏偏选中这块“鬼地”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研究所。

    登岛路上,我向姜“小猫”打问“琵琶鬼寨”的来历。她说,解放前,我们傣家认为疟疾患者是“琵琶鬼”钻入人心、食人魂魄所至。遇此病状,寨中头人以火烫钉戳患者肚皮的办法烤问谁是“琵琶鬼”病人疼痛难忍,随意说某某是“琵琶鬼”这个“某某”被诬为鬼,遂赶至山中。不再让人靠近。被赶的“琵琶鬼”多了,便组合为家,开荒种地,从而形成“琵琶鬼寨”

    跨过罗梭江钢丝吊桥“鬼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竹海,竹杆粗者如桶,细者似藤(即藤竹)。岛上植物分类分区而设;木本草本繁多,阔叶针叶兼有,大者树冠遮地半亩,小者枝藤附树而生。

    在棕榈类植物区,既有众多原生原长品种,又有从世界其他热带地区引种的上百种荫生植物。有棵高大的油棕,被娟秀的藤榕裹得严严实实,只留下枝冠在半空摇曳。姜“小猫”介绍说,这叫“美女抱将军”呢。原来,榕树攀附油棕而生,因其生长速度比油棕快,枝藤全面缠绕油棕后,使之渐渐失去阳光,养分也被榕树争抢,油棕最终死在榕树温柔的怀抱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植物王国里也不例外啊!

    在花卉区,其品种之丰,花姿之奇,色泽之艳,叫人目不暇接。有趣的是一种“跳舞草”因其神经敏感,只要贴近而歌,它便有节奏地舞之蹈之。偌大一个花园,歌声此起彼伏,欢笑阵阵,人歌草舞,意趣盎然。

    据介绍,岛上蕃衍着油料类、香料类、染料类、水果类、药用类、用材类、观赏类等国内外珍稀植物上千种。植物学家们围绕热带植物资源的发掘、保护、引种和驯化,取得了100多项科研成果。谁能想到,这个昔日无人造访的迷信之隅,今天却成为科学研究的风水宝地呢。

    11、从葫芦岛返程,汽车直接把我们拉到了“椰林歌舞餐厅”品尝傣味。

    椰林歌舞餐厅极具傣楼特色,只是比傣家民居放大了数倍,在现代化的景洪建筑群里,可谓别具一格。门口,两对傣装青年男女,男者敲着茫锣,打着象脚鼓,女者一手端着清水盘,一手沾水浇在我们的头上身上。这种特殊的欢迎仪式,既是一个民族对远方客人的隆重礼节,也象征着主客之间的幸福与吉祥。

    顺木板梯上得二楼,偌大一个餐厅足可摆放30张饭桌。楼面铺篾席,餐桌餐椅皆为篾藤编制。服务小姐把我们引至预定的餐桌坐下,麻利的沏上版纳绿茶,不及一杯品完,傣味已上了满桌。并非内地先凉后热、再饭而果的上餐顺序,而是凉热菜、糯米酒、菠萝饭及水果并上。

    菜类烤、蒸、煮、拌、炒、炸皆有,奇的是烤肉却绑着香茅草,蒸肉末裹在芭蕉叶里;有一种苦凉菜洗净后生放于餐桌,傣味无火锅,不知其吃法,后经介绍,是沾芝麻酱生食的;还有凉拌米线、腌猪头、酸笋煮鱼、花生喃咪(龙爪酱菜)、油炸青苔、臭菜炒鸡蛋等等,均是闻所未闻的菜肴。香甜鲜美的最是将菠萝肉挖尽后装入糯米蒸的菠萝饭。我们一桌客人来自天南地北,一人尝过一道菜味后,便你推荐我、我推荐你地一起品尝,齐声赞美,在享用香、酸、甜、辣、脆独特风味的过程中,更增添了祥和、友善的氛围。

    这时,服务小姐给我们斟好了糯米酒。伴随着硭锣与象脚鼓的热烈响板,舞台上6位亮丽的傣家姑娘跳起了优美的孔雀舞,接着是象脚鼓舞、独舞、对舞,舞姿如柳,舞曲如丝踏点着熟悉的月光下的凤尾竹的节拍,观看着优美的民族舞蹈,品尝着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华,我仿佛置身于琼楼玉宇,陶醉在仙界之中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歌舞进入高潮的时候,但见满厅客人站立起来,发出阵阵欢呼。原来,是台上的傣家姑娘边舞边往餐厅扔香包,谁接到了香包谁就是幸运客人,由傣家姑娘将香包挂在客人的颈上,并将-节红绳系在客人的手腕上,祝愿客人吉祥如意--这也是歌舞餐厅的压台节目。

    我虽然未能成为幸运客人,但我要说,凡是进入“椰林歌舞餐厅”的客人,大家都是幸运,都是幸福的!

    别了,椰林歌舞餐厅;

    别了,醉人的傣乡--明早7时,我们将乘飞机离开景洪,留下的是对奇绝的西双版纳的

    无尽思念。

    我不知道,这一夜我是否能睡好。

    作者单位:湖北襄樊市委政策研究室